2018看見家鄉暑假營隊

讓我們思考一下,即使台灣擁有大批實力超強的資訊科學家,然而因為空污,平均壽命卻只有50歲,因為水土破壞,被迫要離鄉背井,因為與家鄉沒有情感上的羈絆,輕而易舉地拋棄家鄉。
那麼當下一切的努力都不會有意義。
這幾年來,我覺得台灣就如同天空之城拉普達的次級版,科技不會是我們的根,但是我們的根到底是什麼?要到哪裡找?這一直是我的困惑。
假如「偏鄉程式設計教學」計畫是 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 Program the World Association的起點,那麼「看見家鄉」計畫就是我們這五年來走跳過許多偏鄉後進行反思後的一個更具意義的計畫。
從帶空拍開始,我們慢慢意識到有更重要的東西在背後,那些不是技術,但是卻是依附在資訊科技上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夠自己理解的。
今年是看見家鄉計畫元年,我們投入了難以想像的人力,物力與時間,包含寒暑假各一次的三天以上營隊以及每學期一到兩次的回訪與持續教學,包含邀請在媒體界知名/得獎的專家來協助教學,過程中,學校與學生的參與課程,包含吃住都是免費,連訓練用的小四軸以及昂貴的空拍機借用都是免費。即使 PTWA的經費再怎麼拮据,跪我都要去把經費跪出來,因為我知道,這個太重要了。我不清楚參與這個計畫的學校目前能否充分理解這個計畫的重要性,但是這個計畫的執行確實是所有教學團隊的成員用生命來與大家交陪的。
看過「看見台灣」影片的人多半會有一時的感動,知道齊柏林先生怎麼過去的多半會有一時的感概。但是我一直不認為台灣需要一個又一個願意為台灣而犧牲的英雄。
當今年的看見家鄉計畫在12/15/2018結束時,我們已經在數十位小小齊柏林的心裡埋下種籽。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專題生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的特殊選才乙組上機考

讀書心得:你的獨特,我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