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與資優
這幾次都在講選才與備審面試,希望大家不要覺得煩。
我算是第一次在討論繁星計畫時有參與的委員,一開始的用意很好,但是後來開始變調,不過在台灣就是這樣,不足為奇。
這幾年「善用」這個計畫的人所在多有。講白一點,就是本來念地區排名高的高中,在某一個時間點移居到其他排名低的高中,以便爭取到繁星的名額。
以這個作為起點,來說明進壹些所謂的資優班不見得可以賺到優勢。所謂資優班通常是「補」進資優班,一般來說成績就是比其他一般班級會好一點。如果不是真的厲害,在資優班的排名一定不會太前面。
因為這些排名最後都會揭露在備審資料裡面,除非這個學校的資優班是「正牌」的資優班,不然在整理資料的時候是不會特別標明的。也就是這些「非正牌」資優班會被視為是一般的班級,全國那麼多學校,哪有辦法全部搞清楚,況且也沒有義務要去搞清楚。
眉角很清楚了吧!分數不高,班排名也不高,學校又不是太出名,審查的時候分數不高也很正常,不是嗎?
真厲害的不必擠,不是真厲害的擠也沒用。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