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終身幼兒園
這個世界,就是我的「終身幼兒園」
..
我想從事學童程式設計教學的多數老師應該在某一個教學階段都採用過Scratch這套非常具有創新概念的工具,我也不例外。目前全世界有上千萬人使用過Scratch,而Scratch社群有許許多多的程式範例,深植開源分享概念在孩子們的行為與心裡。我更願意熱烈推薦這個工具的計畫發起人寫的書,重要的原因不是這是一本教你怎麼寫程式的書,而是一本從教育的本質說起的書,然後添加因為資訊科技所帶來的教育現場應有改變的一些想法。
本書的核心是專案(Project),同儕(Peer),熱情(Passion)與玩樂(Play),也就是作者所謂的4P。如書中所說,這四個字不是什麼新概念,但是在目前台灣的教育現場卻頗為缺乏。
..
我們常常聽到報導現代的學生很迷惘,假如他們對學校裡的所教所學充滿興趣與熱情,又怎麼還會迷惘呢?同學們最疑惑的事莫過於學這麼些東西要做什麼?這肇因於過去數十年,我們試著把一大堆「知識」與「技術」硬塞進孩子們的腦袋,卻不讓他們知道學這些要做什麼,不僅國教時期如此,進了大學後的前一兩年也還是如此,就如同我自己當年學習資料結構與演算法時只能用來交作業與應付考試,卻不知道他們的用處,何況是更為抽象的數學了。
..
因此,用專案來統合所學,讓學生知道一項技術可以用在哪裡在當今變得重要,所以這幾年學校裡越來越重視所謂的專案式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了。同儕的重要性在學習的過程裡特別重要,自己學了一樣東西,試著與他人分享,討論,進而能合作完成一項專案,是真正快速把這樣東西融會貫通的不二法門。我自己的經驗告訴我,也許一開始是老師把一樣東西教給我,但是我自己是透過把這樣東西經過思考、教過其他人之後,自己才算真正學會。同儕學習是需要自小培養的,但是這件事在台灣目前爭校排名,甚至是班排名的氛圍下,卻很難讓學生願意無私分享自己的心得。
我最推崇的P其實是玩樂。在玩樂中學習,是讓一個人願意長久鑽研一門學問的好方法。以我自己而論,我做的每一樣研究,都是我自己認為有趣的,在過程中找出好玩的地方,是促使我自己願意繼續投入時間的重要因素。這種過程一旦重覆了多次,就會發現所有的學問都有其好玩之處,所以我的研究可以涵蓋從非常硬調的積體電路設計,一直到非常軟性的音樂分析。很多人覺得我很有創意,領域可以跨很大,但是我自己並不覺得如此,覺得自己不過就是在「玩」研究而已。
這幾年來,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Program The World Association - PTWA)的課程設計,就是用專案(Project)來包裝,讓孩子在玩樂(Play)中學習,並且透過課程設計促使同儕(Peer)分享與合作,以期激發他們了熱情(Passion)。不過隨著當今人工智慧等的極速進步、全球化的腳步愈來愈快,世界各國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不僅要學會合作,也要學會如何打群架,也就是要適應競爭(Competition)這件事,也就是4P+C,因此我們設計的課程裡,也開始納入用團隊競賽的方式進行學習。
我是個愛玩的人,不僅是把研究當作玩樂的標的,其實在創建PTWA的過程裡,我也一直在找尋其中有趣好玩的成分,以支撐我不管多辛苦,都願意繼續走在這條路上,因為這個世界就是我的Lifelong Kindergarten。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