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成績好的都送去台大

幾月以來的紛紛擾擾,你受夠了嗎?外來政權要洗一代的腦其實沒有你想像中的難,怎麼做?當然是透過全面教育啊!我小時就是KMT的鐵枝。我花了快30年才醒過來,讓自己不再相信任何政黨。但是要普遍讓多數人覺醒,則需要花更多時間。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假如「相信政治人物」是一種病的話,要怎麼反轉呢?我相信同樣是要透過教育。這幾年我看到的是新的一代的逐漸覺醒,這是好現象,但是假如年輕的一代也把這麼多時間放在討論政治,那麼我們距離痊癒恐怕還有得等。
我昨天與 Jim Huang老師討論一些有關程式能力檢定與競賽的現況,當了爸爸的Jserv已經不能算是新的一代,但是對於教育有著一針見血的觀點,我這個當老師的有疑惑時都會去請教他。
趨吉避凶是生物的基因之必然,作為人類即使有所不同,但是完全不會趨吉避凶反而會導致滅絕,問題是我們看吉與兇是用多遠的視野來看??!!當教育把大家的視野都變短了,眼前的吉也許是未來的兇。
Jim Huang老師說,學生選課時趨吉避凶沒什麼不對,輕鬆拿高分的趨吉避凶值,也就是CP值,比較高,因為近年來多數人都會選擇唸名校研究所以取得高一點的薪資與穩定一點的工作,所以他不會因為學生不來修他的課而感到難過,但是他也不會因此而把自己的課的難度降低太多。長期的結果是,大學部不必太會實作,分數高就好了,因為進名研究所只需要分數排名高即可。這一點 Kun-Ta Chuang老師之前也舉出來了,他今年收不到本系大學部直接推甄進來的學生,這是本系學生的損失,可惜他們可能不知道而已。
Ju-Ming Wang老師今天跟我說了一個趣事。台大的老師來他們系參觀驚訝於其研究的扎實程度,問原因,育民老師淡淡地說,因為我們把成績好的都送去台大了呀!
制度如此,社會如此,要學生不選輕鬆拿高分的課是有違生物本性的,即使他們知道從遠處想這樣可能不對,但是眼下生存比較重要,所以某市選民會投給讓他們立馬富有的選舉術語。
怎麼辦?還是要從制度著手。讓學生學到真正在戰場有用的東西之餘還必須要靠這些東西進好的研究所就可以了。這樣會花很多時間來審資料與面試,但是不這麼做,這條船會沉的。
說到這裡,大學教授們是不是該擁有比一般人更遠的視野呢?還是比一般人更知道如何趨吉避凶尋找更高的CP值呢?假如是後者,那麼恐怕我們也不能怪年輕的一代,因為他們是在不知道真實身份到底是不是「老師」的教授身上學到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專題生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的特殊選才乙組上機考

讀書心得:你的獨特,我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