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陪DJ看電影
我喜歡陪DJ看電影,其實應該說是我想DJ陪我看電影。有時大人會不自覺選太難的,此時J就打哈欠自顧自去睡的,D是那種只要方盒子有聲音影像,不管什麼都願意看的那種人。
每次看完,總是問他們感想,有時要他們寫篇文章。D雖然不完全懂,故事裡一些奇怪微小的細節卻可以記得,J明明在打哈欠又只看一半,隔天問她卻可以說個七七八八,兩個都會在說不出來時亂猜劇情,大概是孩子都會如此吧!
昨天看的是「再見,克里斯多福羅賓」。父子間的對立與誤解不管在孩子小時有過什麼歡樂時刻,也許是道難以翻越的大山,如果他們之間沒有過好的溝通方式與一同歡樂過的時刻吧!
父親有打仗回來後的陰影,這個陰影要孩子也上了戰場死裡逃生回來後才可以理解。但是這是個不常見的例子,事實上很難讓父親與兒子都有過相同的經歷最後能達成諒解的,尤其是在我成長的那個年代以及更早年代的台灣。
電影裡有一段兒子上戰場前在車站的父子對話。
父:是你要我寫一本書給你的。
子:我要的是你為我寫一本書,而不是寫一本關於我的書。
「 write a book for me」與「write a book about me」,一字之差,白天與黑夜,天堂與地獄。
孩子上了火車後,父親才脫口而出,「孩子,不要走!」,孩子沒聽到,自顧自地上了戰場,然後父親收到來自政府兒子已經失蹤的短箋。
孩子不是炫耀大人成果的工具,孩子要的其實很簡單,就是陪他而已。
老師要做的不用多,其實也就是如此而已。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