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血淚漁場
我是報導者的忠實讀者,這本書看起來很震撼,但是看完後我思考了很久,覺得這份報導沒有講到真正的重點。 「人抓魚,人吃魚,人抓人,人吃人」 從上一本「如此人生」到這一本「血淚漁場」,看到的是掌握關鍵資源的人對於對面的一方的剝削與掠奪,但是面對這個問題,旁觀者如你我看完書之後會發現要改變這種現象實在太難了,所以往往看完書哀嘆一番然後日子照過,仿彿一切從未發生過。 假如不是看到這本書還不知道台灣是世界排名的漁業大國,而漁業大國是靠越來越大的漁船與越來越「有效率」的一網打盡的捕魚技術,以及不顧一切要賺很多錢的渴望。當魚抓多了,於是魚就變便宜了,然後更多人吃魚,所以需要抓更多魚,但是魚越抓越少,所以開始世界組織開始限制抓魚,抓魚的成本變高,只好設法讓船變多變大然後偷偷抓魚以及用非法的方式「洗魚」等等,並且找廉價的工人,剝削就不可避免。 「人抓太多魚,人吃太多魚,以致,人需要抓更多人,於是更多人被吃」 一件壞事引發另一件壞事,惡性循環,於是我們有了今天這本書。 其實可以在抓魚成本變高的這一點發生時,開始縮減船隊的規模與噸數,並請把魚的價格變高,這樣子就把惡性循環的一個環節斬斷。可惜的是,對於人類來說,這不是一般的思考模式,因為這樣做會造成營業額下降,賺的錢會變少,但是人類很少用百年來當單位來看這個世界,所以能用最便宜的方式解決現行的問題就不會反過來做。 其實,我們都知道原因,但是我們都因為覺得自己與這個產業,在這個世界,是渺小的。事實上,我們當然有解決辦法,也就是減少貪念,讓自己少一點享受就可以了。 比起水與電的問題,我自己以為這個問題小多了。沒水沒電要死人的,但是少吃一點魚卻不會怎樣。很多人會說,不吃肉不吃會讓健康變差,會少活很多年,不過少吃不代表不吃。古人不是說,「多吃者少吃,少吃者多吃。」意思是,吃很多會死得快,吃七八分飽反而健康。但是言者諄諄,喜歡吃到飽,甚至吃到吐的也不乏其人。 在這個年代,人類消耗太多資源之際,為了不要自我毀滅,少食少欲應該是一帖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