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你的獨特,我看見



上禮拜去見蔡詩萍大哥,一方面是上節目,一方面是自薦一部我負責的紀錄片與新書。 節目開錄前,蔡大哥問一些事,我談到我的阿公。

阿公是個平凡的人,但是在我的書,「做孩子的重要他人」裡,我談到他是一個受鄉里敬重,卻唯獨不受親戚接受的人。那個時代,不事生產的書生是被鄙視的。為什麼會受敬重呢?我只能從很小的時候的回憶,知道他在日本時代與228那個年代做過一些事,到底做過什麼事,知道詳情的人應該都不在了。我比較記得的事是,阿公教我毛筆字,釘凳子,看國劇以及幫我看病收驚。我永遠記得阿公只要外出,一定是西裝筆挺,冬天會再添一件西裝背心。僅僅是這些前後不相連的片段,阿公對我的影響是一生的。蔡大哥說,可能到縣政府去翻日本時代舊紀錄會找到蛛絲馬跡吧!他鼓勵我寫一篇短篇,即使多數是來自想像,把舊時代發生過的與新世代正在進行的串在一起,一定很迷人。


然後,我在國珍老師的書,「你的獨特,我看見」,看到尉天驄先生所寫的文章,「眾神」。在故事裡,尉天驄先生的伯父做的也許就跟我阿公是類似的。在那個亂世,很多事情的紀錄是留不下來的,而做著這些事的人也許根本沒想要留下什麼,也許就是一種亙古流下來的信仰,這些信仰有些是被具體化,附在一些歷史人物上而成為神,代代受人膜拜,但是重要的應該不是什麼神,而是那種良善,或者說,他們想保護那些良善。

我的母親長年來常常夢見祖先們回來看她,她跟我說,阿公從來沒回家來找過她,是不是阿公不喜歡我們家所以不願意回來?我對母親說,阿公一定變成神仙了,要去救度眾生了,哪有空來理我們。母親聽了我的話後就安心了。

細讀「你的獨特,我看見」裡的每一篇文章都讓我覺得這是一段又一段不容易的得來的生命故事,從身障者的奮鬥故事,新住民的血汗,原住民的無奈,得脫冤獄的死囚,生於中國根在台灣之人的愛生哲學等等,最後用莊子的齊物論作結,當我讀完最後的一篇,對自身在做的事有更深一層的想法。

不管是阿公,還是書中裡的人物,明知道這個世界不完美,甚至這世間每天都有醜惡的事在上演,但是他們沒有放棄,有的是因為家人不放棄他,所以他就不放棄自己,甚至就是自己心中要自己不放棄,如此而已。他們應該都隱隱約約知道兩件事。

一,即使是再怎麼微不足道的人也可以改變世界行進的方向。

二,這世界上有著無數的美好值得他們去奮鬥。


Program The World接下來該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麼呢?我常這麼問自己。這個世界就像是部大電腦,讓我們一起來為它寫下美好的程式吧!現階段Program The World最想做的事不僅是資訊科技與程式設計,還有讓孩子們能愛自己的家鄉,以及知道兩件事。


一,即使自己再怎麼微不足道,只要願意努力,就可以改變世界行進的方向。

二,這世界上有著無數的美好值得自己去奮鬥。

國珍老師用「我看見」,「我思考」,「我理解」,以及「我超越」。這四點帶出所選文章裡四種不同的深度。從顯而易見的動人故事,一直到需要細心閱讀才能體會箇中滋味為次第,真不愧是閱讀理解的專家。

過去有聽過我演講的朋友會發現這四點與Program The World向來希望培養孩子能力的四個次第若合符節,也就是,「看見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創造問題」。

「你的獨特,我看見」這本書不僅適合孩子們的晨讀十分鐘,也適合每一位大人用來思考自己的生命。強烈推薦給大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專題生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的特殊選才乙組上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