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有價嗎?
我是「羅輯思維」的忠實聽眾,雖然我不盡然同意其說法,但是因為內人也在聽,所以茶餘飯後就變成兩人討論的話題,偶而也把DJ兩小拉下水來一起磕磕牙。好一陣子以來,對於這種一個人對著鏡頭講一個小時還可以有這麼多人支持這件事感到厲害。後來,羅胖成立了「得到」App,開始讓人們付費來聽,不久之間,「知識經濟」突然竄紅了起來,知識從「無價」變成「有價」,很多人都說,這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接著,「羅輯思維」的視頻播出最後一集(老實說我有點失落),顯然,從事知識經濟的新創者似乎找到了一條獲利的路,估值越來越高,所以不必再靠視頻來吸引觀眾。
然後沒多久,火熱的知識收費突然間遇到瓶頸,當初宣稱的美好似乎不是這個樣子,有些原來要收費的又變成不必收費了。接著,開始有業者「出事」。
當我們說「知識無價」時,其實不是說,它是免費的,而是無法衡量其價值,它可以是什麼都不是,也可以是用來創造巨大收益的。若是說知識是免費的,那麼我們這些「本來」靠「知識」為職業的老師不是都該去喝西北風嗎?此外,我們也常看到很多教著各式各樣不同知識的「班」,不管是現場還是函授,都是有收費的。真正有用且人們需要的課程,收費應該是種常態。
若是說,開班的人必須是大家耳熟能詳,那麼「羅輯思維」與很多知識網站上的人物不僅是耳熟能詳,還是「網紅」,甚至是「網紫」了,應該比傳統開班的人更有公信力了吧???但是觀諸一般的「班」,收費標準反而是較高的,為什麼很多是可以支持的下去的,反而這些所謂知識經濟的大咖卻好像不行呢?我比較能隱約感覺的是這些所謂當今的知識經濟比較像泡沫,而傳統的知識經濟面對的群眾數目沒那麼大,不僅耕耘比較久也比較多線下面對面的活動,相比之下比較沒那麼泡沫,或是根本不合適以泡沫稱之。
對於當紅的知識經濟,我實在沒研究,但是老覺得這個跟所謂的「新媒體」差異不是太大,或者說,都算是媒體,只不過換了個名字。但是當新媒體也面臨了經營困境時,我不禁在想,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不管是「知識網站」或是「新媒體」,對我來說都很有用,目前我自己也常會閱讀來自這方面的文章,但是往往也被這些文章給騙了。比較不嚴重的是,這些都無法如一般號稱可以提供知識含量足夠的文章,我自己覺得最大的問題是,累積真正有料的知識是需要時間的,而這些媒體與網站的要求卻是要天天都能有知識量夠的文章,所以除非背後有一群數量龐大的有料的文章供應者,要不然根本就不可能做到,這些有料之人當然是「有價」的,問題是,一般閱聽人很難從文章裡判斷這些人是有料還是無料,其次是即使有料,閱聽人願意付費嗎?既然多數閱聽人無法從文章裡分清有料無料,所以經營者會不會因為想省錢,所以文章就不需要時常那麼有料呢?弄到後來,乾脆標題弄聳動一點,可以吸引閱眾就好呢?
先說好,我自己就是那種分不清的人,所以過去一天到晚被農場文給釣上,也曾常常轉發文章,然後才被朋友提醒,自己是被釣了。因為被釣次數太多,我變得謹慎,不太轉貼文章,當然也對「知識網站」或是「新媒體」感到疑慮。因此,不是我不願意付費,而是遇到這麼多不好的經驗,怕了。
我不知道類似我這種程度一般般的人有多少,也不知道對「知識經濟」抱持疑慮的人有多少。所以能長期耕耘,提供線下的服務,甚至是包含一些實體的,往往才是我這種已經有點年紀又保守的人才能信任的。
但是,說真格的,我還真希望「知識」是有價的(即使目前網路上很多很棒的課程都處於免費狀態),因為我希望這些窮畢生之力在讀書做學問的人可以有安穩的日子過,對這些人來說,「僅」用「知識」來創業發財過去也許從來沒在他們的心裡出現過,而傳遞學問卻是他們的所願,就如同很多像我一樣的老師。
https://rocket.cafe/talks/82944
http://www.jianshu.com/p/008ad6673167
然後沒多久,火熱的知識收費突然間遇到瓶頸,當初宣稱的美好似乎不是這個樣子,有些原來要收費的又變成不必收費了。接著,開始有業者「出事」。
當我們說「知識無價」時,其實不是說,它是免費的,而是無法衡量其價值,它可以是什麼都不是,也可以是用來創造巨大收益的。若是說知識是免費的,那麼我們這些「本來」靠「知識」為職業的老師不是都該去喝西北風嗎?此外,我們也常看到很多教著各式各樣不同知識的「班」,不管是現場還是函授,都是有收費的。真正有用且人們需要的課程,收費應該是種常態。
若是說,開班的人必須是大家耳熟能詳,那麼「羅輯思維」與很多知識網站上的人物不僅是耳熟能詳,還是「網紅」,甚至是「網紫」了,應該比傳統開班的人更有公信力了吧???但是觀諸一般的「班」,收費標準反而是較高的,為什麼很多是可以支持的下去的,反而這些所謂知識經濟的大咖卻好像不行呢?我比較能隱約感覺的是這些所謂當今的知識經濟比較像泡沫,而傳統的知識經濟面對的群眾數目沒那麼大,不僅耕耘比較久也比較多線下面對面的活動,相比之下比較沒那麼泡沫,或是根本不合適以泡沫稱之。
對於當紅的知識經濟,我實在沒研究,但是老覺得這個跟所謂的「新媒體」差異不是太大,或者說,都算是媒體,只不過換了個名字。但是當新媒體也面臨了經營困境時,我不禁在想,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不管是「知識網站」或是「新媒體」,對我來說都很有用,目前我自己也常會閱讀來自這方面的文章,但是往往也被這些文章給騙了。比較不嚴重的是,這些都無法如一般號稱可以提供知識含量足夠的文章,我自己覺得最大的問題是,累積真正有料的知識是需要時間的,而這些媒體與網站的要求卻是要天天都能有知識量夠的文章,所以除非背後有一群數量龐大的有料的文章供應者,要不然根本就不可能做到,這些有料之人當然是「有價」的,問題是,一般閱聽人很難從文章裡判斷這些人是有料還是無料,其次是即使有料,閱聽人願意付費嗎?既然多數閱聽人無法從文章裡分清有料無料,所以經營者會不會因為想省錢,所以文章就不需要時常那麼有料呢?弄到後來,乾脆標題弄聳動一點,可以吸引閱眾就好呢?
先說好,我自己就是那種分不清的人,所以過去一天到晚被農場文給釣上,也曾常常轉發文章,然後才被朋友提醒,自己是被釣了。因為被釣次數太多,我變得謹慎,不太轉貼文章,當然也對「知識網站」或是「新媒體」感到疑慮。因此,不是我不願意付費,而是遇到這麼多不好的經驗,怕了。
我不知道類似我這種程度一般般的人有多少,也不知道對「知識經濟」抱持疑慮的人有多少。所以能長期耕耘,提供線下的服務,甚至是包含一些實體的,往往才是我這種已經有點年紀又保守的人才能信任的。
但是,說真格的,我還真希望「知識」是有價的(即使目前網路上很多很棒的課程都處於免費狀態),因為我希望這些窮畢生之力在讀書做學問的人可以有安穩的日子過,對這些人來說,「僅」用「知識」來創業發財過去也許從來沒在他們的心裡出現過,而傳遞學問卻是他們的所願,就如同很多像我一樣的老師。
https://rocket.cafe/talks/82944
http://www.jianshu.com/p/008ad6673167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