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期的電子電路課怎麼辦?

#我是來念大學的嗎 ? #還是其實就是再念一次高中而已 。 18歲進入大學,現在的我快60歲了,那時候的大學電機系,電路學是兩學期,電子學是三學期,每一學期有一個學分的實驗,所以加起來是20學分。我的神人同學們學起來無礙,但是我越學越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智障,不然怎麼都聽不太懂。 電路學,英文是Circuit Analysis,上學期的KCL/KVL等等我還可以對付,等到講諾頓與戴維寧等效時我已經有點不太行,我對"等效"這兩個字一直有障礙,不知道什麼叫做等效,等於就等於,什麼等效?是"等到起效"嗎?因為有電容電感,下學期講Phasor(對不起,我實在不知道中文是甚麼?),我就完全投降了。老師說,沒關係,現在先這樣用,以後你修了工程數學後就知道了,天知道,我修了工程數學後還是不知道。正確地說,等到我開始修工程數學時早已經忘了Phasor這個詞了,而Phasor在工數裡所佔的篇幅實在小,要等到我因為要考試,重新同時讀起工程數學與電路學時,才終於知道Phasor的真正原理,不過這是好幾年後的事了。 電子學嘛!又是另外一個苦惱。第一學期講很多半導體的基礎原理與公式,我想這是要給以後會需要了解製程的人,然後進入二極體,接著是雙極性電晶體的基本介紹,到此時還沒有進入電路設計。然後再來介紹場效電晶體,接著是金氧半場效電晶體,還分加強型與空乏型兩種。每一種元件的都有特性曲線,在中學以前,所有的東西都是直線,要不然也是二次曲線這種規律的,但是這些半導體元件的曲線都很怪,一張圖不是只有一條線,而是很多條線,每一條線都有其條件,條件就寫在線的旁邊,每一條線還分區,不同區的特性完全不同。講完所有的元件以及他們的特性曲線,我的腦漿已經沸騰了,然後還沒開始電路分析與設計,眼看我在電路學學到的東西已經要忘光了(沒辦法,當時我的腦袋是金魚腦),已經超過一學期了。終於進入電路分析時,先來大訊號模型分析,然後是小訊號模型分析,天知道一個電路為甚麼要有大訊號與小訊號,不是同一個電路嗎?為甚麼有兩種特性?還是沒有電路設計相關的材料,只有分析再分析,眼看第三學期開始一個月了,接著開始講一些模組電路,但是不知道這些模組要做什麼用,每一個模組要算他的工作狀態往往需要一些"奇技淫巧",換言之就是把解法背下來應付考試。最後總算進入運算放大器,但是最後一學期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