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專題請挑系統稍微大一點code稍微多一點的題目

 #畢業專題請挑系統稍微大一點code稍微多一點的題目

我有點年紀,重的東西搬不動,所以在考慮設計時會替跟我一樣的人著想,例如機殼輕一點,散熱片小一點,同時也考慮改用交換式電源,很多人說這類電源聲音不好,但是名廠Chord當年宣稱他家的交換電源很讚,所以沒有這問題,這麼多年來,連D類擴大機都越來越好,交換電源也進步很快。所以我就拜託
Jeffrey Wang
用上線性電源與交換式電源,才好兩相比較。
重點是,不管是哪一種電源,都會遇上問題,這類的狀況跟電路本身往往無關,所以跑模擬再多次也沒有用。舉例,把濾波電容從電路版上搬開十公分就可能會燒掉電路,或是開機瞬間沒做好保護,可能一兩次沒事,但是總有一天會遇到鬼。
單單學電路電子學,沒跑模擬是無法把電路做完整的。單單跑模擬,沒有上板子測試是無法確定是否真的正確運作。但是單單在版子上做測試,沒有做整體系統的整合與長時間測試東西還是不能用的。
寫code也差不多。資工系多數時候寫的程式都不大,交作業之故。要等到在做畢業專題時才會大一點,如何整合就很重要,而整合是從一開始就要計畫的。同樣的,為甚麼需要測試效能以及做最後的壓力測試,因為沒做這些測試你敢放出去給人家用嗎?
也因此,今年的特殊選才上機考試我們加考如何讓兩隻程式可以順利整合,以及如何改進效能。 #這才算是特殊選才啊
別的領域我不敢說,工程領域,只要是要做給人家用的,要求都差不多的。不要說電子學考試會考,或是程式能力檢定可以過就可以,雖說,這兩個是基礎,這兩個基礎沒過,後面的整合與測試也是免談。
圖像裡可能有戶外
Jeffrey Wang、Ming-Derg Lai和其他297人
20則留言
5次分享
留言
分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專題生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的特殊選才乙組上機考

讀書心得:你的獨特,我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