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實驗室文20201105
年紀大一點會有種貪念,就是想留下點甚麼東西,所以,當我被推坑,接下電子電路時,我就想到這件事,不過這想法往往是讓人陷入一種循環想像,而焚膏繼晷不是好事。
我是個喜愛電路但是在學電路的過程吃盡苦頭,走了多年冤枉路,卻因為自己從小的興趣,加上幸運地在就要放棄的時候遇到史特勞斯老師。
想要仿照史特勞斯老師的上課方式,但是我沒他那種功力,我把當年的筆記翻出來發現我的筆記跟我腦子裡史特勞斯老師的上課方式完全搭不上關係,那個筆記反應我當時淺薄的學問。
既然如此,只好自己想辦法來設計,總是學問還太差,課程這東西即使是偷懶採用現成的教科書也非得要上個幾年才有辦法理出個好脈絡,何況我要設計自己想聽的課程。
這裡的"自己"指的是18,9歲時初初進入交大的那個蘇文鈺,那個抱著終於要進入大學好好把"設計電路"這件事學會的熱情的我。
所謂的"設計電路"不是斤斤計較電阻應該多少,電容應該多少,所以電壓電流應該多少,一切有個標準答案的那種,而是確實可以良好運作,可以聽到好音樂的那種。在大學之前,我就從音響店老闆那裏知道,#所謂的電路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因為電子元件沒有完美的,紙上設計好不好只有上了電後才知道。
他說,第一步是,"不能燒掉"。
很好奇,那時的音響店老闆竟然有這等見解。頗符合現在的108課綱。
我本來想把所有的晶體種類都介紹一遍,但想也知道不可能,所以就從雙極性電晶體講起。場效電晶體等在之後另行整理起來的。
這學期才上一半,我就知道自己又陷入了一個陷阱,那就是"甚麼都想做"。所以,也許下一步應該是真空管,然後呢?也許沒有然後了。
老大說,想太多,誰知道明天先到還是死神先到?
所以,如果還活著,有力氣,幾年後,我講順了,就重新拍影片。
說到底,還是貪心。
說這麼說,其實是說今天解憂實驗室有開,但是我昨天太累了,回到家連飯都沒吃就睡死了,就沒發文了。雖說如此,你來,還是有咖啡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