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期的電子課
我念大學時的教科書是這本,那時英文看不懂,所以有買中文本,還是看不懂,所以有買解答本,資質太爛,只能用背的,考不及格是家常便飯。等到我到了美國遇到了史特勞斯老師(上面這本"教科書"的例題與習題是他幫他指導教授弄的),我拿這本書去問他問題,他笑了說,"你們用這本書當教科書?"
當老師的前十幾年,不管哪一個科目我也是只能選擇一本原文教科書然後"差不多"照著從頭教。早年比較多學生跟我比較像,啃得下去的就沒事。但是時代變了。
因為是一學期的電子課,所以我的課程設計是以完成一個專案為目標來設計,這個專案是一個線性音頻放大器,然後搭配等化電路(濾波器)。我要教的只有跟這個絕對有關的才教,即使是需要教的部分,太深入的也不教,計算只出簡單的,也就是只要懂實數複數的四則運算,元件特性,線性方程組,平方對數開根號(昨天講課要用到三角函數,但是已經對學生聲明不會考,拍拍胸口!!)這些就夠了。很深入的,我提供網路連結他們自己看,願意看的私下再來問我。舉例來說,講濾波器就要講頻率響應,所以我只是帶過觀念與怎麼算,但是真的自己去找工數來唸又念不懂的,我們私下解決。至於複雜一點的電路咱們上模擬器解決就好,所以考試會出模擬器題。
這是個知其然卻不完全知其所以然的上法,照道理會被很多前輩撻伐,因為只教學生皮毛,但是我每次講課都會留下線索吸引那些想知道的學生,果不其然,昨天下課,助教與我被學生圍住問了接近一個小時。時間晚了,我對大家說,自己再去找資料,Office Hour我等他們來就是。
為甚麼這麼熱烈?留下引子當然是其一,但是所謂考試領導學習對剛生上大一的學生還是有用的。為了怕他們考太爛,正式考試前都會有一次隨堂考,我會解釋隨堂考的題目並示範解法再開始考,暖身後,希望正式考試可以好一點。至於還不想學的,你壓著他的頭來唸都沒有用,那就給他放生!
我想讓學生體會,這一堆Mumbo Jumbo不會跟過去他們學的一樣,學來不知道要幹嘛!到了大學不該還是那樣子學習,老師也不會很無聊教一堆沒用的東西。
希望師生都不要浪費彼此的生命。
所以這門課的成果就是一個稍具規模的專案,而且很實用。選擇實做的學生期末就做一部擴大機,做的好的,隨便買一對全音域單體塞近一個箱子就可以聽十年,不必買也不用換機,還可以調自己喜歡的音色。而選擇考試的同學會知道個大概,以後有需要的話可以從這裡按圖索驥找資料來讀,當然,當他們看到實做組用自己上課做的東西在聽音樂應該會很羨慕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