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必須在音樂上有一定發展才會進入到一個相對適合人居住的地方
1990年,我還在紐約唸書時,我的超級發燒同學周志伸博士對我說,有幾個牌子的音響值得收藏,兩個美國牌子,一個英國牌子,這個英國牌子叫做Tannoy。那時,我喜歡大開大闔的聲音,所以沒有把Tannoy放在心上,Tannoy在當時的二手市場極為便宜,若是我聽同學的話,買一貨櫃的老Tannoy單體回台灣,那麼只要缺錢,就拿幾對出來賣就好,其實,另一個美國牌子更是驚人。
相比之下,我對現代英國喇叭的聲音更為喜歡。在美國買二手音響不貴,聽一陣子再賣出也差不多是一樣錢,所以我用過B&W,KEF,Celestion,Harbeth,Rogers,Spendor,QUAD,Roksan,ProAC等等,差不多十來個牌子的產品。回到台灣後,我長時間使用B&W 801 MK3,一直到我終於有機會把Altec/JBL等架起來,自己開始做喇叭時才賣出。801我以八萬買入,聽了大約五年,以當時行情七萬八賣出,賣出兩年後,行情升高到約八萬八千。
在千禧年前後開始,這些英國品牌產品一個接一個出售,除了少數例外,先是出售給港商,不久之後是中國商人進場,品牌一旦售出,幾乎所有的設計團隊都會離開,而跟著品牌成長的氣息幾乎是立刻消失。
喇叭的設計絕對是低科技(單體當然技術含量高不少),早期的英國喇叭做工不是很精美,多數時候就是薄木板配上適當的補強,使用的零件看起來平平無奇,甚至是便宜貨零件,但是奇怪的是,打造出來的聲音每每讓人流連,後來比較出名的大概是LS 3/5A這對小喇叭,當年新品台幣不過一萬多,現在狀況好的原廠二手品恐怕要超過六七萬。
我用過LS 3/5A,聲音一點也不傳真,但是就是耐聽,這也是少數被我操壞的喇叭,這說明其耐受功率真的不高,因為我不太是會開很大聲的那種人。
被東方人接手後的英國品牌有兩個路線,一是廉價,但是卻靠低廉的人力做出來看起來還不錯但其實貼著塑膠皮頗差的產品。二是往高價路線走,鋼琴烤漆,多層聚酯打磨等等開始出籠,很貴,但是這些跟其他國家那種「虛花」產品有何差異呢?當然,那種典雅耐聽的英國聲音早就消失無蹤了。
在我個人的看法,一個國家必須在音樂上有一定發展才會進入到一個相對適合人居住的地方,一所大學一定有音樂相關研究的好科系才算是好大學。人類一定是滿足了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後才會往藝術音樂發展。連 MIT這種高度以科技為主軸的大學都在音樂技術相關的研究上是世界知名的。
音樂在生活中表現在哪裡?其實很多,也許可以從一個國家所開發的音響的聲音,尤其是喇叭的聲音一窺端倪。因為這是一個絕對低科技的產品,而即使用上的單體都一樣,做出來的聲音可能天差地別,到底關鍵在哪裡呢?也許就是那個嘴巴說不出來,眼睛看不到的東西。
小王子裡有句話,「最重要的東西是眼睛看不到的。」
這麼多年來,我往往會被精美的外表所疑惑,但是慢慢地,我懷念起幾十年前用過的英國產品,甚至是開始對我買不起的Tannoy所著迷。這麼多年來,我往往會被許多發燒產品與發燒錄音的聲音所吸引,但是我很快就回到音樂本身而不再疑惑。
武漢病毒肆虐,我長時間居住過的美國,以及我用過許多產品的英國都處於急難中,希望當這一切過去,人類可以回想,過去的數十年之間,在一切講究快速,性價比與豪華的表象之下,我們到底失去了什麼?然後,把眼睛看不見的重要東西找回來!
May music be with you!
「照片取自網路」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