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台灣的未來在好的年輕人的手上!

最近成大會有一個與業界的合作,其中一部分是教育,讓我們先把這個限縮在大學場域裡,而大學教育這件事是業界自承沒辦法做的事之一,所以他們很慷慨,決定放手給大學自己來幹。
長官找我去開會,我拖著85的收縮壓過去,了解到這是一個重大的使命,我知道我的血液裡的能量不多,我現在的事已經讓我忙到不行了,實在不敢當大任。
討論過程之中,也許最困難的是學校體制的打破,老師對於開課的思維,與學生對自己的期許,這三點吧!
會議很長,我這人厚話,說了一大堆體制的問題以及想像中如何改變體制,後來想想這些都是次要的。
重要的還是學生想做什麼,然後我們要怎麼幫助學生做他們想做的事。
很多系都有大學畢業專題,過了有學分,才可以畢業,才可以申請研究所,找好老師,這種思維怎麼能讓學生做出好的專題?何況很多學生的專題題目還是老師出的,問學生想做什麼?往往是一臉茫然看著老師,老師無奈下只好給個可以「畢業」的題目。
最近學生來找我談專題題目,我都會問,
「從小到大最想做的事是什麼?」如果他搖搖頭,我接著問,
「你願意做一個對台灣社會有impact,甚至是對世界有impact的題目,造福大眾,不管有多難嗎?」如果他有點心虛,我接著會問,
「你願意做一個以後可能可以替你自己創造財富的題目嗎?」
你知道嗎?我們的孩子裡面多數連為自己創造財富的膽氣都沒有。
我問長官,假如我們碰到願意做上面我說的那三種題目的學生,我們願意站出來以誠心來輔導他嗎?幫他客製化他在完成他的專案的路程裡所需要修的課程而打破系所的必修選修限制嗎?是否讓他有機會自己開課給自己上嗎?是否用嚴苛的標準打擊他讓他成長嗎?是否在他夠資格時讓他有機會與更厲害的人學習嗎?是否在他的專案接近成熟之際幫他打造好自己的舞台嗎?是否讓他知道他今天所達成的一切是因為眾人的力量進而知道謙卑嗎?是否在他站上舞台發光發熱之際還記得這世界上有很多人需要他的協助嗎?
假如答案是「yes」!那麼就不要管政府,法規,體制,不想前進的教職員的想法,勇敢一點地出發吧!
十年,二十年後,當成大訓練出一批可以荷擔台灣的責任的人物時,他們會知道我們是對的。因為我們相信一件事,
「好的台灣的未來在好的年輕人的手上!」
「好的年輕人應該是這麼被養成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專題生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的特殊選才乙組上機考

讀書心得:你的獨特,我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