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的花蓮小孩啊








經過八天八夜的  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 Program the World Association 為花蓮縣所舉辦的營隊,有一件事值得我好好思考。
我們往往會自己覺得東西太難以致於想像小朋友一定學不會,所以刻意要限制教學的內容。
真實狀況有二,
1. 真的太難。
2. 不是太難,而是教的人不得法。
去年迷宮專案在成大的大學部二年級開課結果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學生沒辦法跨過期中考驗(41/76),所以一開始我認為這批來自花蓮的21位國中國小學生不可能有任何一個學生能夠走過有岔路,甚至是無岔路的迷宮。所以這次的營隊目標我是訂在能夠寫一點Arduino,自走車可以不靠遙控走動,避障,直線與轉彎之類的一般目標就可以滿意了。何況營隊前幾天還要學3DP,雷切,焊接等等前置課程,時間真的很有限。
結果我錯了,超過五位做到了。這批孩子在來到台南之前,只有少數幾位有學過一點很基礎的Arduino。
有趣的是,在最後一天上午課程結束時,只有兩位可以做到過無岔路迷宮。但是到了下午的競賽,這批國中小孩子們在一邊比賽一邊限時改程式的超高壓力下,增加了四位,最佳紀錄是29.05秒。更有兩位孩子,在不到半小時的時間裡,一位把時間從66秒減少到41秒,一位從42秒減少到29.85秒,真是驚人。還有一位孩子,忍著牙痛,把程式改到比賽過關後,才跟老師說,我們這才急急忙忙帶她去看醫生,真是讓人敬佩又心疼。
半數以上的孩子的求知慾望高到,當我在幫其中一位孩子看程式時,後面已經排了一兩位孩子在焦急等著拉我過去幫忙了。幾乎全部學生在競賽前幾天晚上都要求要改程式改到晚上九點半的教室關門時間,據說有幾位不死心還把電腦搬到寢室去奮戰到十一點多才被老師制止。我真希望這種求知慾望在高教系統裡是普遍存在的現象,讓我感嘆的是情況並非如此。
要如何判斷教學現場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狀況呢?
真的很難。
除了上課老師是否本身實力要夠,最重要的是老師是否夠了解學生。
我為此次擔任講師的成大資訊系的五位超棒的學生為榮。不僅沒幾天就擄獲孩子們的心,還可以把孩子們的潛力給激發出來,而且提供不同競賽,讓每一個孩子,不分程度,都有自己的舞台可以發揮。這一點是身為他們的老師的我所做不到且佩服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專題生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的特殊選才乙組上機考

讀書心得:你的獨特,我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