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聽了一百萬次卻只收到相當於一件T恤的錢
我是個重度音樂愛好者,對於音樂載體,不管是黑膠的式微或是CD的滅亡都讓我感到憂心。我也知道,在過去的年代,音樂家也不一定就會受到唱片公司的善待,但是如文中所說,被聽了一百萬次卻只收到相當於一件T恤的錢,也太匪夷所思了。
對於一個黑膠收藏者來說,用網路聽音樂卻已經佔據我超過一半的聆樂時間,因為我的收藏再多也比不上網路上的,很多新的音樂沒有發行唱片,很多舊時代(我指的是1950之前)錄音很不容易找,想像一下,如果我想比較一下巴克豪斯在1920年代與1950年代的差異,除了網路,我想不出有其他辦法。
在研究海飛茲與歐伊斯特拉夫的過程中,很幸運地有來自各方好友的黑膠收藏,但是以後,也許網路上更容易找到這些歷史錄音,研究資料的取得也更方便了。
誠然,商業模式一直在變,卡拉揚先生因為唱片的盛行成為一代霸主,但是那個年代過去了,年輕人可能連回顧那個古典音樂輝煌年代的機會都沒有(好吧!年輕人比較可能不屑一顧吧!),我們還是要看向未來,也就是網路。我非常願意直接付錢給這些創造音樂,甚至是上傳好音質錄音(歷史錄音數位化也是需要一番功伕的)的人,期待有更方便,一鍵完成的管道。
我做的研究是音樂演奏自動生成,開發的當然是資料分析,演算法與ㄟ機器學習等等資訊科學的技術。在過去,一個作曲家通常自己就是位好的鍵盤演奏家,從巴哈,莫扎特,貝多芬,布拉姆斯一直到拉赫曼尼諾夫都如此,夫子自道總是來得直接一點。是的,史特拉文斯基不太算是這類的,因為他彈不來自己寫的彼得洛西卡,也就到了近代,鋼琴厲害的人多了,國中生犀利地演出蕭邦幻想即興曲以及李斯特超技練習曲的比比皆是,所以很容易找得到人幫作曲家彈自己彈不了的曲子。如果是需要一個樂團來演奏呢?恐怕就多了一點難度了,不知名的作曲家往往必須依賴電腦,但是電腦演奏出來的要能夠像是真人演出,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呢!所幸,我們所常見的近代古典音樂於感情,表情與旋律成分低一點,但是身為一個愛好「更為古典」的古典音樂聆聽者,我還是希望有更多這樣子的作品問世。同樣拜網路之賜,我可以聽到不知名作曲家的作品,雖然,電腦演奏出來時還是差強人意。
這樣的技術如果達到實用地步,從此作曲家可以讓電腦為她產出高品質的演出,設想如果聽眾真的分不出網路的另一邊到底是電腦產生的還是真人的演奏錄音會不會讓演奏家就此失去了生計呢?(這算另一種圖靈測試嗎?)老實說,我也不知道。
我在很多演講場合裡提到,科技的進步至今是比30年前的我所能預料的快速了不只一倍,而這個世界裡的某一個角落總有人在研究一件可能會讓很多人,包含不知情的你我,失業的技術。如前所說,因為研究資料的取得更為方便,電腦更為強大,技術進展速度只會越來越快,沒有人可以阻止這一個趨勢。人類總是要在面對這種狀況時找尋出路。
這個答案會是什麼呢?我想是「人文精神」吧!
當一位演奏家用她所獨有的豐富的生命與人文精神「訴說」一首音樂時,即使是我這個「音樂演奏自動生成」的技術開發者也不願意聽我自己的電腦所演奏出來的音樂。
當人類讓技術與功利凌駕在一切之上時,我看不出來人類不自我毀滅的可能。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