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ways rookie! Always humble!Always happy!」
星期四剛拔完牙,但是昨天是很久前就答應的演講,牙齒又不會選時間痛,只好硬著頭皮出席。陳良基教授致詞,葉丙成老師是第一場,我接在後面,壓力很大。兩位老師都說,不要太相信資深教授說的話,後來補了說明,是50幾歲以上的就是資深。忽然想,那找我這個快60歲的人來講不是有點奇怪?現場都是研究做得比我現在都還好的青年才俊,所以我臨時決定把投影片棄置不用,因為在成大二十年的學術生涯之中,與同儕相比我顯然不屬於勝利組,事實上比較接近魯蛇這一邊。
我先講了那個老和尚與小和尚的「逆境」故事,然後從我匆促回台被彭松村老師與陳信宏老師收留在交大開始說起,在新竹的開心與辛苦,到成大被降為助理教授,幫助朋友創業卻遇到金融海嘯而失敗,一路講到教授升等的過程,然後是在2010年左右發生的兩件令人難過的事。我還記得朱治平老師安慰我,「哪一年升等不是都一樣,只要你還有在做,總有一天會升等的。」當我不把升等當一件重大的事時,也就莫名其妙地完成了。
但是當升等後覺得學術生涯再無下一個奮鬥階段時,上天借摯友的離去一劍刺入我的心臟,到今天都還沒辦法把劍拔出來。那一晚,在不知道她決心離去的情況下送別了我的摯友。
「這世界上,不是你做對了什麼就該得到什麼,也不是你沒做錯什麼就不會遭遇到什麼。」
一路跌撞,也就在當我不把研究當一件重大的事,也覺得我已到了學術研究終點時,卻迎來一生研究的第二次春天。
我決定不再用寫論文的方式來呈現這個成果,而是希望把這個發現延續到一個完成度,把它貢獻給大眾,畢竟,我這番做的是音樂研究,而音樂是給世人欣賞的,不是印在紙面上的,我希望有十萬,百萬人來聽我們為他們所準備的音樂。
這十年來,每一年我都覺得生命微脆,身邊的精彩強勁人物在他們應該展現高峰時卻嘎然離去,徒留我這等殘軀在世上踽踽而行。
因為永遠覺得自己是菜鳥,是魯蛇,一直在失敗,所以也一直在轉彎,找尋出路。每當面臨絕境時,我總是記得師父說的,這人世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絕境,因為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
我沒什麼可以給這一代傑出的年輕學者如何才可以成功的建言,如果有的話,也許是
「Always rookie! Always humble!Always happy!」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