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感覺很爽而已,名也哞,利也哞

我對學生說,一般來說以在學學生的角度,路有兩種。一種是要繼續求學,如果要到國外的好大學,那麼總要把自己的研究寫成論文,而且一兩篇是不夠的。一種是要到業界工作,那麼業界所需的硬技術是重要的,把研究做成到可以demo的地步,至少差不多是MVP的樣子算是很基本的。
事實上,做了教授後對於學術研究,也有兩個路可以選(不是說不能有第三種,為了文章前後一致對稱性,只好說有兩種)。一種是為了一個目的做出一個好的技術來,接下來持續以此技術為基礎改進它,不斷發表論文,並且到後來,還要自己去用各種方式來promote。第二種是為了一個目的做出一個好技術來,但是看不順眼就砍掉重練,一直在砍掉重練與越做越好的時間裡卻不會太寫一連串論文,因為單單是想新方法就把時間填滿了,但是卻覺得很爽。
第一種容易獲致社會上所定義的成功。我舉FM合成器的發明者為例,有一段時間,還得作曲推廣FM技術,雖說他本就是學音樂轉來工程的,而且他論文也沒有一直出,不過我覺得那是因為Stanford是可以容許的,不僅學術地位高,錢還真的滿出來。
第二種就真的是自己感覺很爽而已,名也哞,利也哞,當然先決條件是要可以在一個學校活下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專題生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的特殊選才乙組上機考

讀書心得:你的獨特,我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