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海外招生的系統開發

2000年左右有幾位教授談到台灣未來的高等研究人力的短缺問題,也提議開放中國學生到台灣來就學。當時的時空背景,不管是政府還是台灣家長都不贊同。
美國大量吸納全世界的人才,在1990年代之後,中國留學生數量增加得很快,印度也不遑多讓,台灣則因為科技業起飛,念完碩士就可以有很好的收入,不僅留學的人少,唸博士班的也開始減少,而念博士的多志在教職,其中的原因也可能是業界沒那麼需要博士。
美國當然受到包含中國在內各國來的商業間諜所擾,但是不可否認的,矽谷的蓬勃發展受益於各國來的留學生不少。
誠實地說,當年我也不同意大幅開放中國留學生到台灣來,雖然,後來,我也聽前輩說,要是那時開放的話會有多好,而現在已經晚了。
到現在,我還是不能說開放中國學生到台灣唸書是好還是不好,但是這幾年,我還是會遇到中國來台灣唸書的學生,學習態度多數都很不錯。
前幾年,湧進歐洲的難民很多,其中不乏學歷不差的,想看看,在那些地區,能夠念到大學的人應該是厲害的了,我有個想法,也對其他老師說,其實那時台灣可以讓一到兩千這類的家庭到台灣來,以一家四口而論,大約4~8000人。這個想法被打槍,因為台灣好像沒有難民法。
這幾年,我會遇到來自東南亞的學生,很多學習態度也非常好,這些學生應該是成大過去很努力去招生的結果。我會與其中幾位修我的課修得好的學生聊天,他們多數也如同當年的我選擇回台灣一樣,拿到學位後,如果可能就在台灣工作個一兩年,然後要回去了。
台灣對於世界是可以敞開雙手的,只有開放,民主,自由,法治與活力才是台灣真正立足世界的本錢。如果可以讓這些優秀的各國學生願意留在台灣,應該是件好事。
多元或者說多樣性是生物延續的最佳方式。我的朋友對我說,一般純種狗的壽命多數不到 15歲,可是他養的狗都可以 18,20歲了都還算健康,而且也聰明活潑。
我只是一個學校老師,對於這些複雜問題並不了解,對移民與難民相關的國家法律也不清楚,上面這些只是個人觀察。
成功大學過去幾年招收很多不同國家來的學生,走在大學路上與校園裡,真的是很多。在資訊系館,跟各國學生一起搭電梯也很常見。忽然有點回到紐約的感覺。
所以今天早上當教務長找我,要我協助一套可以讓成大的海外招生的效率更好的系統時,我也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當我聽完教務長以及多位長官想做的事之後,我心想,何不多做一點東西,也同時嘉惠台灣各地的高中高職生呢?選舉過後不到三天接到這樣子的電話與任務,我其實是開心的,證明大家都在捲起袖子在替台灣找出路,絲毫不受這些政治上的紛擾所影響。
在成大的不分系制度,跨領域學院,弱勢招生等等都在引領台灣的高教現況前進時,校長與教務長都沒有因此而滿足,他們知道這些都還不夠,過去的這些都還不足以完整他們對教育的想像。
前一陣子,我也對科技部所努力吸引回台灣的年輕教授演說,驚訝於這些年輕教授驚人的活力,對台灣的未來充滿希望。
讓世界走進來,也讓台灣走出去,很多人都在為別人的未來而努力,這才是台灣真正的力量。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專題生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的特殊選才乙組上機考

讀書心得:你的獨特,我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