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用不起UberEat而是因為環保而不用

我有個親人在灣區工作,薪水遠高過我,但是他只能租一個小房間,生活很節儉。我很訝異,他對我說,在灣區,這個叫中低收入戶。
這讓我想起,香港的劏房與首爾的蝸牛居,在 陳文茜 小姐的世界週報都報導過的,最近我確實把首爾的報導安靜地看完。
UberEat的外送服務到現在幾個月過去了,我不是用不起或是不需要外送服務,主要是這類服務所帶來的額外一次性的餐具太多了,雖然外送沒有一開始那麼多,但是不管白天還是黑夜,還是不少。我問薪水遠高過我的友人是否會用,他的回答是,「哪用得起?要多付好多錢啊!」
就在很多人,尤其是選舉一到了的候選人,都在喊台灣經濟不行,又老又窮,我們的薪水比香港,首爾,灣區低那麼多,GDP很差,這些對於我這種住過幾個大都市,也在這些地方體驗過拮据的人來說,真的沒有說服力。
「在台南的30元台幣,跟在香港的5元港幣,跟在灣區的一美元是不等價的。」
在所謂的又老又窮的台灣,用得起外送服務的人還不少啊!不是嗎?一個蒸蛋飯配上一隻大雞腿也才65元台幣,在灣區這要多少錢啊?
葉丙成 老師喜歡po美食照還有他那深夜泡麵,他問台南的朋友,台南哪裡的東西好吃?幾乎我們這些人就會說,「啊就我家巷口那家麵店!」不然就是「啊就我家市場那家鵝肉攤!」這類外縣市的人聽到就很想巴下去的答案。重點是,不管什麼時刻,總是有店家會親切地為你送上熱食,100元有找,包含半夜兩點半這種對阿北來說是很奇怪的時間。
一度我有機會到國都去教書,興高采烈回家跟內人說,媽咪回答,「如果是這樣,你要接很多業界計畫,我要出去上班,孩子們要丟給誰帶?何況,生活與居住品質還達不到現在的1/3。」討論結束。
我喜歡紐約與灣區的生活,但是假如你問現在的我,我會說,我更喜歡台南與台東。這裏有很多沒去待過紐約/灣區與台南/台東的人就說不出來,體會不出來的感覺。這裏的舒適,甚至是「自由」不是紐約與灣區可以比擬的。
你會說,美國不是最自由的國家嗎?我講的不是那些一般人說的自由,一般的自由美國確實好,我說的是,「半夜肚子餓有人煮給我吃的自由」,「出門搭地鐵不用恐懼被搶的自由」,「不用拼死賺錢就有不錯的房子可以住的自由」等等最貼近每一個人的生活的這些。不是只有美國,我在巴黎也小住過,這世界文化之都也不是我承受得起的。
不要說這些我在意的自由,連最一般的自由,現在的香港與首爾都不見得有,遑論其他城市如上海,北京呢?
你會說,不會吧!韓國不是很多人都說好嗎?你看過「寄生上流」與「82年的智英」這樣子的電影吧!
尤其是對女生來說,台灣也許不是全世界最友善的地方,但是跟韓國,日本,香港,中國這些亞洲國家比起來,很不錯的。
至少,在我們家媽咪要不要出去工作這件事就沒人管得著,心裏也不會有那麼大的壓力。
自由與舒適這種事從就好像是空氣一樣,有的時候一般人是沒感覺的,但是失去的時候就很痛苦了。最重要的是,這些東西都不是沒代價的,在台灣,你有這些是因為前人奮鬥過了。但是,我們最不需要做的就是「報答」這些前人。我尊敬與感恩蔣經國總統與孫運璿先生,也尊敬與感恩過去在抵抗威權時期的黃信介先生與林義雄先生。我相信這些人做這些事,都不會需要我們的報答,我們要做的是,為台灣的下一代年輕人繼續保持這些舒適與自由,並且讓他們也知道,這些都是我們這些「前人」所努力來的,要謹慎保守,哀矜勿喜,然後傳給他們的下一代。
我還是要重覆邱吉爾先生的那幾句話,
「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得面對戰爭!」
「除了那些能在和談裡獲取利益的傢伙,沒有人願意成為極權的奴隸。」
「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
記得去投票。
說這麼多其實是要說,解憂實驗室明天上午還是有開。不談選舉,只喝「飲料」。
「照片取自網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專題生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的特殊選才乙組上機考

讀書心得:你的獨特,我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