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黑暗的時代
有一天J在與我去攀岩的路上問我有關二次世界大戰的事,很好奇,她會問起邱吉爾,這個跟她可能一輩子只會在書裡遇見幾次的人,只是我沒想到在她國一這年就出現了。J問我,以英美為首的,是不是註定一定會打勝。這個問題讓我想了好一下子,我艱難地回答道,「其實我真的不知道到底為什麼英美中同盟為什麼會打勝,如果那不是偶然,就是上天早有安排!」顯然,一向喜歡唱反調以及看不起老爸觀點的她對這個答案是不滿意的。
我回家翻了幾本書,後來看了有關邱吉爾的「最黑暗的時代」這部電影,我越發不理解同盟國打勝的原因。
如果希特勒選擇不去攻打俄國,如果日本決定先把中國打下來而不去惹美國,如果希特勒決定慢慢跟英國談協議然後影響英國的輿論,如果美國決定不借錢給邱吉爾不協助蔣介石,有太多如果都會讓二戰翻盤,然後那部軸心國戰勝把世界一分為二的電影就變成真實。
邱吉爾是個在當首相之前「被傳言」什麼事都沒做好,還被國王討厭的人,甚至還是個酒鬼。被找來接任首相是因為要被張伯倫與哈利法斯克找來當擋箭牌的,然後這個擋箭牌要當個聽話的魁儡,出面去跟希特勒和談,美其名為「綏靖」,等到和談塵埃落定,自己再回來當首相,這樣就對自己是最好的策略。不知道當時主張和談的人有沒有想到對自己個人最好的策略到底對國家好還是不好?
年事已大的邱吉爾決定接下首相一職,接任之前,他說,「當青春已逝,願智慧可以決定一切!」
沒想到這個每天都喝一堆酒總是把雪茄煙斗叼在嘴邊,外界看來頭腦不是時常都清楚的,「好像」是老是把事情搞砸的,從國王到百姓好像都不太挺的酒鬼與煙鬼卻不是那麼聽話。邱吉爾徹頭徹尾認為和談最後就是導致英倫三島的淪陷。
他很確認,如果英國對希特勒說,「假如我們和談,英國可以得到什麼呢?」那麼希特勒就知道英國完了,因為已經沒有士氣要對抗下去,可以對之予取予求了。
這不是邱吉爾天縱英明,歷史上這種事發生太多次了,求和的一方最後被蠶食鯨吞到最後亡國的例子太多了。在不久之前,簽訂的慕尼黑協定把捷克等國讓給希特勒換取和平,但是不久之後,希特勒反過頭來攻打法國。
重要的是,他知道希特勒是什麼樣的人,以及希特勒要的是什麼!!希特勒從來不管合約不合約的。
他對張伯倫的政策反擊地說,「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得面對戰爭!」
所以他反過來要英國撐下去,轉過頭去找羅斯福幫忙。當法國投降,在敦克爾克的30幾萬英軍危在旦夕,他決定要犧牲另一支4000人的軍隊拖著德軍,這件事讓他備受攻擊,但是最後證明他是對的,如果不是這次的大撤退成功,英軍將無反擊的能力。
當德軍以海空優勢輾壓英國時,在內外交迫的時候,邱吉爾不是沒有考慮和談,但是如前面所說,他知道,
「對希特勒越是示弱,越是會遭受希特勒的踐踏。」
他也在束手無策時躲在地下室喝悶酒,這時,一向不喜歡他的國王來訪,對他表明,他不希望當一個亡國之君逃往加拿大去,並給了邱吉爾建議。
邱吉爾做了一件其實我看起來都不太有意義的事,那就是到街頭與車站向人民說明自己的看法。隨後,他發表聲明,
「除了那些能在和談裡獲取利益的傢伙,沒有人願意成為納粹的奴隸。」
「希特勒如果要取得英倫三島,那除非是在英國人民全都倒下,以自己的鮮血封喉的那一刻之後!」
納粹是個獨裁政權,殺人何止千萬,納粹領導者被當作神一般地崇拜,一點點違背都不可以,除了德國雅利安人之外,歧視其他民族,尤其是猶太人。不擇手段,不講信用,撕毀約定如同撕毀一張紙,一心要併吞全世界,把納粹主義,思想控制與個人崇拜推展到全世界。
還好,希特勒與日本軍國主義做錯了幾個決定,偶然間,幾近好運地,幾年後,英美中獲得勝利。老實說,如前所說,贏得一點道理也沒有。
但是邱吉爾並沒有因為他帶領英國邁向勝利而成為全民偶像,大戰後的選舉,人民用選票讓他下台。
「不管一個領袖再怎麼英明都不該被崇拜,一輩子掌握權柄!」
我想,這就是民主制度的可貴之處。
如果熟悉民族遷徙過程以及語言發展的的人會知道,看一下德文與英文是何其相似就知道了。我不清楚這樣子的仇恨是怎麼來的,就如同中東地區如此混亂,但是阿拉伯人與以色列人不也是同一個祖先嗎?
當我們把二戰的歐洲大陸與孤懸海外的英倫島的場景搬過來到現在,比照之下中國大陸與孤懸海外的台灣的現況何其相似。而過去幾十年來島內一切的紛爭,讓我這個相信民主制度,無黨派色彩的人每次都要含淚投票。
也許如邱吉爾所說,
「民主制度很爛,除了那些不斷被嘗試過的制度以外。」
說這麼多,其實是要說,明天上午九點半解憂實驗室會開。很多年前,我就很想要嘴巴叼一根雪茄或是煙斗,學學邱吉爾的樣子,那個樣子真的很帥,也想學他把威士忌一杯一杯灌下肚。可惜,沒有英雄種,喝喝咖啡,每次小酌15cc還可以。有咖啡,有巧克力,歡迎你來。
對了,講這麼多,J又嫌我太囉唆了約她看一下電影也不肯!哎!父親難為啊!
「照片取自網路」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