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見吳念真

今天去見我的偶像,吳念真先生。
我對他說,我應該用他錄的影片「感謝先生」做為演講材料超過50次了。特地來向他說謝謝,他這部影片給了我十足的信念,讓我每當在偏鄉與弱勢的資訊教育的路上遇到病痛,疲累與打擊想放棄時還可以堅持下去。
吳念真先生說,「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的苦難,當然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特別的風景,其實台灣現在最重要的是在尋找一個可以共同相信的事。」
那就是,「你有能力的話,應該替旁邊的人做些什麼」,「知識不光是用來謀取利益的,知識是可以用來奉獻的。」
這段影片,我看了大概有將近100遍了,但是每一次看都充滿感動,每一次都會險些掉下眼淚(前十次,每看一次哭一次,因為讓我想到孫老師。)。吳念真先生與我都相信,在台灣,還有很多類似條春伯一樣的人,肩負起啟蒙著我們的下一代的工作。
今天,我們討論了如何一起幫助在台灣很多地方正在協助著許多家庭艱困的孩子們的課輔班,我們會一起來努力讓這些課輔班更強大。
走出台南文化中心,前方是金光萬丈的雲彩,當我走到回家路上的十字路口,舉頭一望,天上的明月指著路。
「把知識拿來當作奉獻,然後也希望這個責任有人來傳承!」
,是吳導與我今天達到的共識。
感謝 張大魯 兄 與 Emily Lin 的引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專題生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的特殊選才乙組上機考

讀書心得:你的獨特,我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