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學教材
當我被推坑接下這學期的電子電路導論時,我的直覺反應是照本宣科加上考試就好,但是我的腦迴路告訴我這不會是我這種人想要的上課方式,於是,我開始想這學期要上哪些素材,想好後,我在辦公室把這些素材的對應電路模組都做一遍,確定是可以動作的,然後開始做PPT,有看我臉書且記得的人大概知道那段時間裡我燒掉多次,說過的三字經可能是十年來的總和。
考慮到學生不一定每個都要走硬體,而且設備也缺,感謝主任讓我在暑假期間趕快把儀表補足到16套(因為教室只能放16張桌子),所以實作組名額限定30人(這年頭不會有1/4的資工系學生要走硬體)。
本來被跳坑,結果自己把坑挖得越深。但是前幾天,看到實作組學生把零件燒了,有的組甚至從兩點弄到超過八點,卻都還算開心,我也就算心裡有被補償到。
我這老師很容易哄的。
然後,我繼續挖坑陷害自己,也陷害了朋友。一來我忙,二來弄一個很完整的電路除知識經驗外,真的需要體力與眼力,剛好我缺的是後兩者。我自己弄了好久,也因為材料工具不足,所以不只疲累,不小心燒東西時心情很不好,然後就延宕下來了。還好,朋友實在看不下去了,所以自願跳坑,把剩下的工作接過去。合作非常愉快,任何問題,我們透過臉書訊息討論就可以把問題一一給解了。等到聲音正常,系統穩定,照理該結案了。但是我還不完全滿意其聲音,所以請朋友幫我弄另外一個可以隨時改電路元件數值的板子(如下圖),可想而知,弄這個比把東西都焊死麻煩很多倍,害朋友也燒了不少次。好處是,我可以把聲音調整到我喜歡的樣子再定案。
其實我的年紀與體力已經無法自己把一個這樣在年輕時不算什麼的系統整好了,沒有年輕人的幫忙,我就只剩下嘴砲,當然,還有那一塑膠袋燒壞的零件,外加被我燒了的電源供應器。
所以任何專案做出來後,我都不認為我有多重要,沒有朋友,沒有學生,我什麼也不是,就老頭一枚而已,了不起就是個鍵盤俠。
最後形容一下這個專案其實是一個前管(真空管)後晶(電晶體)的音響擴大機,不大,大約20瓦上下,但是推一般喇叭算夠了,全音域更是綽綽有餘,基本想法是從NAIM NAIT2來的。下一步會再加上藍牙,用的是高通( Qualcomm)最新的晶片(可能是現階段聲音最好的藍芽晶片了)。為什麼做?其實是我希望給自己打造一個自己一隻手就可以拎起來又好聲音的機器,家裡辦公室那重得要死的機器(年輕時搬得很輕鬆)想幫他們換換主人了。也讓學生看看,他們在課堂上學的東西是真的能用的。
不知道這算不算最近火紅的名詞,「斷捨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