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咖啡店的書
對於日本的爵士咖啡店,我有一種嚮往,這樣的店,不僅是唱片很多,音響更是精彩,很大的比例會是JBL,日本人真的是對這個品牌有著非常的[執念],我的那篇短小說大約就是以這個為背景,也可以說是本書的推薦文,用九千多字來推薦一本書實在有點過頭,不過小阿聞本來就常做這事。
類似的爵士咖啡店就是我退休後想要開的店,一來,我的唱片夠多,二來,我的音響有Altec,也有JBL,更有我自製的,有看我的小說的人就知道,這兩個品牌其實都出自James之手,而很多店老闆也會買零件回來自製,多數是喇叭,少數是擴大機。
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勸阻我,他們說,在台灣,這種店不會有客人的。會到這種空間的人對音樂與音響有一種無與倫比的執著,在店老闆播放唱片時是不准說話的,那種認真讓人來這裡不是來放鬆享受的,而是來學習的。
除了這樣子的服務,我比這些老闆能多做的還有教學,也就是喇叭與擴大機的設計,製作與調音。解憂實驗室也就以此為藍本偶而星期四上午對外開放。
我原以為這樣子應該夠吸引人了,可惜,不管我如何端出更多的菜色,我'持續被勸阻。
Doc Eye
對我說,這就是台灣在文化上的不如,也因此你把日本可以存活的店搬到台灣來現階段是行不通的。這文化也許是一種執念,讓日本人在很多方面可以做得比其他國家的人都好,但是也因為這樣的執念,日本人有時比較壓抑,不是太快樂。
無論如何,只要有人願意幫我解決場地的問題,我還是希望能開一家店,我想,台灣還是需要有一小部分人有這種精神,也就是多元,可以把很多事做得更好。
誠意向大家推薦這本書,作者為此不知道要到這些店多少次,我知道很多類似的店老闆是不給拍照訪談的。這本書的另一個訊息是讓台灣聽音樂玩音響的人知道,多數時候,不是演奏一定要[絕對]好,聲音一定要[絕對]飛天遁地才可以,我們是從音樂與音響的修煉來增加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與理解,講究絕對的好壞跟一味講信價比一樣無趣,也無聊。
不少人看到器材低廉就會別過頭去,例如下圖中的Technics SL1200,這是所謂的DJ盤,很難入台灣發燒友的法眼,卻也是我在家使用的主力盤。在這樣的爵士咖啡空間有著難以理解的扭曲力場,但是也只有你的天線對了才可以收到訊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