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解構的問題,如何帶學生到實際場域去經營並發現問題,如何藉由實踐而對社會有貢獻,如何讓學生在實踐過程自利利他

 今天是少數解憂實驗室有開但是卻沒對外開放的一次,我邀請了兩位體重很輕的成大重量級的教授來喝咖啡。沒對外開放的原因是解憂實驗室忽然出現了一個天坑,我怕不清楚狀況的人會掉下去出不來。

今天我們聊的也都是教育問題,從成大的學生談起,然後是台灣大學與南台科技大學的學生,談到三個人各自在偏鄉做的事,那種惺惺相惜的感覺非常強烈。談到因為引導學生在實踐的過程得到飛快的成長感到興奮與欣慰。
然後我們談到大學的解構的問題,如何帶學生到實際場域去經營並發現問題,如何藉由實踐而對社會有貢獻,如何讓學生在實踐過程自利利他,雖然實際操作者可能都是學生,但是做為老師的,該如何創造條件讓好事發生。我們都共同認為,台灣發展工業科技業夠深夠久了,該是時候把多一點的心思放在人文社會的議題了。張老師深長地說,也許台灣最需要的是耐心與等待。
談的東西太多,足夠我寫很多篇專欄文章,但是需要給我時間咀嚼消化才行。
因為下午大家都有事要忙,不得不趕緊收尾,簡老師說,蘇老師,你就擺明把你挖好的坑show出來吧!
好吧!如圖這個坑很大,用年來當單位,看看何時可以填滿。
後記: 今天是我買了一款簡易熱風式烘豆機後第一次試烘,放了兩天後,香氣不足,但是味道醇厚,回甘良久。音樂則從李帕第演奏莫扎特,柯川,潘越雲,德布西,克萊斯勒,最後以卡農收尾。謝謝秀慈老師的甜點。所以今天的聊天事實上是從李帕第的最後音樂會談起的。
圖像裡可能有山、雲、戶外和大自然、顯示的文字是「 photo 」
Jeffrey Wang、卜令楷和其他469人
27則留言
6次分享
留言
分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專題生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的特殊選才乙組上機考

讀書心得:你的獨特,我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