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學生當技術網紅看看可否少改一點論文
這幾年,除非是非找我不可的(主要是想做音樂的電腦研究,現在多一個用AI破關遊戲),早一點備取得入學資格的學生(這幾年很少收到正取的了),我都會跟他說尖叫實驗室這幾年「奇怪」的師生一起做學問的方法,然後會勸他多去找幾位教授談談,因為我這裡做的東西算很冷門。大多數走出我的辦公室的學生就沒有回頭了。
雖說不是我的學生都是找不到指導教授的,但是我確實以軟性非故意的方式留下名額給晚一點備取上的學生。要不是規定學生都依定要找到指導教授,恐怕我這幾年會是收不滿的狀態。
會因為這樣子研究能量與產出就變差嗎?去年最後一位來找我的是8月底報到的,她現在的狀況還不錯,甚至願意去看1970年代滿滿的數學式子的基礎論文,也願意跟學長姐學習怎麼把很爛的code重構。
有這樣的學生,還需要擔心研究產出嗎?
連續兩年,我們投出去的論文數大於該屆畢業學生數,有學生甚至在碩一都還沒讀完就完成了我對畢業資格的要求,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的標準通常不太低,DCARD甚至有傳言找我當碩士班指導教授相當於會再念一次大學部。
今年等待我改的論文更是大塞車,好一陣子以來,我必須平行多工處理偏鄉弱勢的課程活動,募款,一堆會議,以及「改論文」,真是痛苦。
你會以為我喜歡寫論文吧?認識我的人最清楚我相當不愛寫論文,所以也不擅長寫,尤其是我已經是夠格可以申請退休的人了。但是學生把破破的英文寫成的論文拿給我,能不改嗎?而且今年竟然有位學生陸續要拿三篇來改。
我可憐的老花眼睛啊!
你一定會覺得,這樣的學生配這樣的老師,論文品質一定不好吧!我承認書寫品質可能不太好,但是這幾年稱得上是突破性進展的竟然有三篇。我想我應該是自嗨吧??!!
偏偏這幾年是我對做研究寫論文最沒企圖心的幾年,奇怪吧!我也還在納悶著到底是什麼奇招才發生這樣子的事呢!如果有,也許就是一年50次親自跟每個學生的一對一討論吧!
不管你是在台大(算了,我還沒資格對台大教授說三道四)還是在其他有研究生要帶的學校,以這僅僅的,奇特的幾年的經驗,我想對所有的教授們說,真的不需要挑學生,只要把做研究寫論文的企圖心放下,好好陪他們說說話,有時甚至連幫他們改一行code都不用,奇蹟也許就發生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