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率可以推估其論文品質嗎?

 我自己也是靠寫論文拿到學位以至於後來的升等都是,但是時代在變,我沒機會回到美國去看看如MIT與Stanford等頂尖科技名校是否有其他的方式可以用來取得學位。成大其實也有以實作優異畢業的,不過是極少數就是。

我一直有在注意MIT的幾個專案與課程,如Scratch, DuckieTown,Self-Driving Car等,一開始可能只是研究生的專題或是老師設計來上課的平台工具, 一旦夠成熟(也許也還不夠成熟,早期的 Scratch底層實作實在是有夠兩光),會開始經營社群,有的還可以授權課程。
雖不敢說到底影響力有多大,以Scratch的用戶之多,當作畢業標準我自己覺得太太太(很重要,重覆三次)夠了。
我算是個比較怪的老師,也因為年紀比較大了,皮比較厚,我一直在想,如果學生的研究轉的Youtube影片點閱率很高,或是他設計的工具或平台使用者夠多,那麼他可以不寫哪些傳統的論文嗎?而是用其他更有益於他人的方式如github或是使用手冊等等來完成他的論文呢?
不過可能會有人提出,
點閱率可以推估其論文品質嗎?
這不是鼓勵學生當網紅嗎?
這有學術價值嗎?
......等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專題生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的特殊選才乙組上機考

讀書心得:你的獨特,我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