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共創會
親子天下開啟這個活動時,一直猶豫Program The World要不要參加,因為我認為這是一個才五年的組織,實在談不上實際看得到的貢獻,不過後來證明一切都是值得的。
對於使用OST的會議模式,其實我心裡是有恐懼感的,因為我參加過類似的會議,但是過程中我實在不知道怎麼加入談話,也不敢在會議中倡議什麼議題,同時因為體力不好,往往聽到中途就要去一邊躺著了。所以我決定提早一天到台北去,早點睡來養足精神。
與老ㄙㄨ老師一樣,一看到這麼多人,又是到了現場馬上被拉去拍照,人來人往,我的肚子開始抽痛,手心開始冒汗,照相時不知道把手腳擺在哪邊,當被問到三個有關教育的議題時,我腦子一片漿糊,一句話也想不出來,趁著工作人員在招待剛報到的夥伴,我趕快開溜,混進了會場,開始四處張望。第一眼看到台東孩子的書屋的黃劭昀老師,趕緊湊過去問她可不可以坐在她的旁邊,自此,我的心才安定下來,開始張望,然後看到好多致力教育的前輩,我的心才慢慢冷靜下來,我想,既然有這麼多前輩,我可以乖乖躲在一邊繼續張望就好了。然後我看到老ㄙㄨ老師坐在我正對面,看起來跟我一樣是有點肚子痛的樣子。看到他分攤了肚子痛這件事,我的肚子好像就好了一點了。
聽著何總編介紹著與會的人,才知道我不是最年輕的(當然我很早就知道自己不會是最年輕的),很高興我們有十來歲的夥伴一起在為教育努力,也看到多位努力在教育的熟識的老師,當然更多位是我素未謀面的朋友,看著會場好像在辦嘉年華會一樣,真想從背包裡變出一罐啤酒來歡樂一下。
我自己的領域很狹窄,就是資訊科技,對於教育我懂的其實不是這麼多,在參加過幾次OST後,這次我鼓起勇氣提一個不是這麼跟教育有關的議題,叫做「AI更貼心」。原本以為應該沒有人會感興趣,親子天下的賓女士很貼心,過來幫我安頓椅子,然後一位,兩位,一直到大約七八位朋友坐過來,開始我提出的議題的討論。我的看法是,
其實AI時代的來臨根本不需要懼怕,因為台灣人特有的貼心,只要能善用AI,絕對會產出貼心的產品與服務,讓全世界買單。讓孩子從小就善用各式工具,包含AI工具,自然可以結合我們的優勢,一點也不必怕被AI所取代。
不過,當上午的會議結束,我的體力瞬間降到谷底,在午餐時遇到方新舟大哥,向他報告完這個暑假的程式設計營隊之後,又向蘇恆誠老師與顏梚君老師報告了看見家鄉計畫後,我已經體力耗盡,下樓找個地方躲起來躺平。
等我回過神來,會場裡已經開始進行12個主題的討論與結論了。看到這麼多元地從各方角度切入教育議題,我知道自己還太淺了。因為腦力也已經到了極限,很多議題已經記不清楚,亟待親子天下可以做好整理的工作,讓我有機會好好思考自己的不足。
最後,主持人拋出,「今天結束,然後呢?」
議題討論結束,最怕的是沒有後續行動,最後流於空談。不知道不認識這群夥伴的人一定會覺得就是這樣。
不過,若是你也這麼想,那一定會猜錯。這群夥伴是超有行動力的,而且不管有多艱難,都一定會設法達成心中的想法。
「AI更貼心」並沒有入選12大議題,但是我們的團隊事實上已經著手開發讓孩子也可以輕鬆使用機器學習工具的軟體。而「看見家鄉」計畫正方興未艾,預計在一年內讓大家看到初步成果。
更棒的是在會議中,見到溫美玉老師,這才知道,我目前在協助溫老師的學生做一次音樂戲劇探險之旅,再過沒幾天就要演出了。
最後,每一位與會者都被要求說一句話,我終於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
「不管是你是教哪一科的老師,只要你想用資訊科技改善教學都可以來找我!」
如同溫老師般的音樂老師王老師一樣,我希望在能力範圍內為大家做一點事。
對於使用OST的會議模式,其實我心裡是有恐懼感的,因為我參加過類似的會議,但是過程中我實在不知道怎麼加入談話,也不敢在會議中倡議什麼議題,同時因為體力不好,往往聽到中途就要去一邊躺著了。所以我決定提早一天到台北去,早點睡來養足精神。
與老ㄙㄨ老師一樣,一看到這麼多人,又是到了現場馬上被拉去拍照,人來人往,我的肚子開始抽痛,手心開始冒汗,照相時不知道把手腳擺在哪邊,當被問到三個有關教育的議題時,我腦子一片漿糊,一句話也想不出來,趁著工作人員在招待剛報到的夥伴,我趕快開溜,混進了會場,開始四處張望。第一眼看到台東孩子的書屋的黃劭昀老師,趕緊湊過去問她可不可以坐在她的旁邊,自此,我的心才安定下來,開始張望,然後看到好多致力教育的前輩,我的心才慢慢冷靜下來,我想,既然有這麼多前輩,我可以乖乖躲在一邊繼續張望就好了。然後我看到老ㄙㄨ老師坐在我正對面,看起來跟我一樣是有點肚子痛的樣子。看到他分攤了肚子痛這件事,我的肚子好像就好了一點了。
聽著何總編介紹著與會的人,才知道我不是最年輕的(當然我很早就知道自己不會是最年輕的),很高興我們有十來歲的夥伴一起在為教育努力,也看到多位努力在教育的熟識的老師,當然更多位是我素未謀面的朋友,看著會場好像在辦嘉年華會一樣,真想從背包裡變出一罐啤酒來歡樂一下。
我自己的領域很狹窄,就是資訊科技,對於教育我懂的其實不是這麼多,在參加過幾次OST後,這次我鼓起勇氣提一個不是這麼跟教育有關的議題,叫做「AI更貼心」。原本以為應該沒有人會感興趣,親子天下的賓女士很貼心,過來幫我安頓椅子,然後一位,兩位,一直到大約七八位朋友坐過來,開始我提出的議題的討論。我的看法是,
其實AI時代的來臨根本不需要懼怕,因為台灣人特有的貼心,只要能善用AI,絕對會產出貼心的產品與服務,讓全世界買單。讓孩子從小就善用各式工具,包含AI工具,自然可以結合我們的優勢,一點也不必怕被AI所取代。
不過,當上午的會議結束,我的體力瞬間降到谷底,在午餐時遇到方新舟大哥,向他報告完這個暑假的程式設計營隊之後,又向蘇恆誠老師與顏梚君老師報告了看見家鄉計畫後,我已經體力耗盡,下樓找個地方躲起來躺平。
等我回過神來,會場裡已經開始進行12個主題的討論與結論了。看到這麼多元地從各方角度切入教育議題,我知道自己還太淺了。因為腦力也已經到了極限,很多議題已經記不清楚,亟待親子天下可以做好整理的工作,讓我有機會好好思考自己的不足。
最後,主持人拋出,「今天結束,然後呢?」
議題討論結束,最怕的是沒有後續行動,最後流於空談。不知道不認識這群夥伴的人一定會覺得就是這樣。
不過,若是你也這麼想,那一定會猜錯。這群夥伴是超有行動力的,而且不管有多艱難,都一定會設法達成心中的想法。
「AI更貼心」並沒有入選12大議題,但是我們的團隊事實上已經著手開發讓孩子也可以輕鬆使用機器學習工具的軟體。而「看見家鄉」計畫正方興未艾,預計在一年內讓大家看到初步成果。
更棒的是在會議中,見到溫美玉老師,這才知道,我目前在協助溫老師的學生做一次音樂戲劇探險之旅,再過沒幾天就要演出了。
最後,每一位與會者都被要求說一句話,我終於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
「不管是你是教哪一科的老師,只要你想用資訊科技改善教學都可以來找我!」
如同溫老師般的音樂老師王老師一樣,我希望在能力範圍內為大家做一點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