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歲的夢想


 

   小學的時候你一定遇過的作文題目:「我的志向」或是「我的夢想」。

   忘了我是幾年級的時候了,那時,我的志向是音樂家。因為爸爸不給我學琴,不久後,再次遇到類似的題目,我的夢想變成是當科學家。

   不知道我現在算不算科學家,應該不算吧!科學家應該要數學好,物理棒,體力無限,可以一天工作16小時的那種人才夠格吧!小說裡面不是都這麼寫的嗎?

   隨著年紀越大,我的夢想越小,高中時覺得自己可以考上國立大學的電機系就可以了。因為我喜歡音響,以為自己讀電機系就可以自己設計電路與喇叭了。

   沒想到,一遇到電路學,電子學與電力機械,我就垮了。上課都聽不太懂,考試常不及格,都是靠老師「正規化」後把我的分數拉到70分。一度,我放棄了夢想,想說,以後去上班,賺錢後用買的就可以了。

   因緣際會,到美國後遇到 Strauss老師,他把我的電子學救了回來。遇到我同學周志伸,他讓我一窺音響的路徑。

   所以當我拿到學位,本有機會到IBM Watson工作時,我選擇了到史丹佛CCRMA,領不到一半的薪水,開啟我做音樂技術的大門。到了加州,我問Chris Chafe老師,這把年紀了還可以學大提琴嗎?他笑笑說,Why not? You play for you, right?

    我到成大後,才知道,有長官問,資訊系找一個做音樂的老師來要做什麼?

   20多年過去了,我沒有一天後悔過放棄高薪與綠卡與在一堆諾貝爾獎得主的空間工作的機會,因為我一直沒有放棄在音樂這個領域做一點小小的事。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小提琴家的演奏語法,不知道這個做好了能幹什麼,但是我認為,音樂就是一種語言,遠比文字抽象,但是卻更直指人心,2009年時開始做這個題目,到現在才剛剛有點眉目,即使如此,每次想起來都還是覺得很酷!

   縱使這輩子什麼都沒做成,但是這樣子的人生很勵志喔,因為我沒有為了音樂與夢想以外的任何東西而在做這件事。

    不為論文,不為升等,不為出名。

     只有夢想。

     你可以看看這本書,想想你的人生大夢,然後,向前。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專題生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的特殊選才乙組上機考

讀書心得:你的獨特,我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