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島唱片

最近少數被採訪時的題目是音樂與音響。到尾聲,主持人問我,假如我要被流放荒島,會帶哪三首音樂。
1. 貝多芬第31號鋼琴奏鳴曲。
2. 馬太受難曲。
3. 郭德堡變奏曲。
郭德堡變奏曲是年輕時獨自去旅行時,帶著隨身聽,幾乎是唯一會聽的曲子。那時可以連續五六天裡,在旅途中反覆不斷地聽著而一點也不厭倦。到今天,我仍然時時在Youtube裡面試著找新的演奏來聽。
馬太受難曲對我的意義更大,那時一個人在紐約唸書,遇到瓶頸,很難解得開時,我總是聽著這個耶穌受難的故事,那時會覺得自己的處境一點也不算什麼,然後日子就可以過下去。因為馬太受難曲,我還差一點成為基督徒。
至於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是年歲漸大才比較會欣賞的曲子。這個曲子前面有像是29號漢馬克拉維這類幾忽視一般人無法彈奏的曲子,而悲愴,月光,熱情等旋律耳熟能詳更容易打動人心,31號在技巧上相對容易,但是沒有一定的心境是無法深入這個曲子的精髓。在這裡,貝多芬幾乎像是在回顧自己的人生一樣,掏心掏肺,尤其是裡面的那一段賦格,可以比喻為貝多芬在向上帝說話,也像是身為凡人的貝多芬在對心中的聖人貝多芬對話。
所以,我對D說,希望她能在我告別人間的時候彈奏這首曲子給我聽。
以唱片版本來說,
馬太受難曲,李希特是我第一選擇,有Janet Bakers那版。其次是許萊爾。
郭德堡變奏曲,是顧爾德後期的版本,我希望有一個絃樂版,所以選Orfeo那版。
而貝多芬的奏鳴曲,我的首選是顧爾德的電台錄音,然後才是吉利爾斯的名演。
MUZIK是國內最棒的古典音樂雜誌,值得大家的支持。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專題生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的特殊選才乙組上機考

讀書心得:你的獨特,我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