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其實我也曾經16歲

今天被問到一個問題,
「當教授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好好,我們只是高中生,要面對經常的考試與升學壓力,你可以告訴我們該怎麼辦嗎?」
我說,「孩子們!其實我也曾經16歲,那時一樣要面對你們今天所面對的壓力。而且也不是說,當教授就一切太平,教授有教授的壓力,有時候壓力大到讓我想看心理醫生啊!」
「人生每一個階段都有每一個階段要面對的難題,要走出這些難題只能靠自己想通,如果可能,好像是蘇格拉底說的,用你得來的知識與技能來幫助別人,也許這就是面對難題時的一種出路了,至少我在自己身上做了實驗,這確實是一條好的出路。」
又問,「教授,那什麼叫做好的呢?」
「什麼是好的?應該就是很久以後,你回過頭來看這件事,過程中樂遠大於苦,而且是不會讓你後悔的那種!」
今天累了一天,明天還替彰化的國小老師帶一位好老師去。臨睡前,聽到布蘭德爾老年時彈貝多芬的最後一首奏鳴曲,看著影像,莫名地感動了起來。爬起來寫了這段。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專題生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的特殊選才乙組上機考

讀書心得:你的獨特,我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