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袋的模式一旦固定,不管是什麼事,都是可怕的
腦袋的模式一旦固定,不管是什麼事,都是可怕的。這次疫情來,大家的孩子待在家自己上網看課程搞定,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以前,老師盯著,願意被盯的學生應該會考得好一點,但是呢?
有幾年,我跟 張順志 老師聊天時,不約而同談到一個現象。那幾年的學生,開會完,給他一個問題,直覺反應會問老師解答。但是研究之所以為研究就是老師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所以這個問題可能是很簡單,也可能不簡單。然後學生要回去想,做點實驗什麼的。我們發現,不少學生只要這個問題在三小時內找不到答案,通常就會把問題放著,奇怪的是遇到問題也不去找學長老師討論,就這麼放一個禮拜,直到下週見面時兩手空空直接跟老師說,「老師,我不知道怎麼辦!!」
從小到大,我們很習慣在「2~3小時」的時限裡解很多「小題目」,因為「題目多」,所以「每一題不能花太多時間」,題目的「面向不能廣」。差不多從小五開始,到了國中會越是如此,高中就更不用說了。在這個狀態下至少過了六年,所以學生必須訓練到看到題目就「直覺」知道怎麼辦!!!但是,人生不是這樣的,至少在以後唸書做學問的日子裡不是這樣。
這個過程比較像是在訓練生產線工人,如果你看過電子工廠的生產線的話,一個工人只完成一份簡單的工作,每一件完成時間必須越短越好,然後輸送帶就把剛剛部分完成的移交下一個工人來完成下一個工作,一直到整個產品完成。
六年下來,你覺得學生會不會變成上述那樣呢?
你問我,進了大學難道沒有改變嗎?除了有期末專案的課程,外加有畢業專題,很多課程也差不多是這樣,又因為要考研究所,研究所的出題方式也差不多是在2~3小時內要解若干題(通常是3~10題),有人大二大三就去補習班了,所以就把那六年的學習樣態再過一遍。
總共十年,這種習慣就更加固定了。
因為我很少收到台大,交大(現在是陽交大),清大來成大念研究所的學生,多數研究所進了成大的半數大概是如此,時間長達七八年都這樣。
所幸,這幾年,我覺得有點改變了。就在這四年之間,我的學生每周來見我的時候,即使做錯了,也會盡力把錯的結果拿來討論,重要的是他知道錯了,即使不知道錯在哪裡!!
『對於一個不知道答案甚至沒有答案的問題,知道自己有做錯乃是所有學習開始要有進步的第一步。』
我不是說,2~3小時要解很多題的考試不重要,這算是基本能力,但既然是基本能力,題目不需要難。重要的是,要能讓他們有機會去做一個大一點的,需要整合多方面的知識或文獻的題目,這種題目做起來花時間,一年做一個也就夠了。
題目本身是什麼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訓練的是耐力,決心,閱讀,統整,實作,書寫與報告的綜合能力。這些到研究所再來訓練不行嗎?其實這些事在高中就可以開始了。
過去一年,我帶了幾個高中生高職生做類似的專案,有兩位一半就做不下去了,現在剩下三個。其實有一個已經做完了,對應的論文也發表了,今年要上大學。另外兩個是二年級,已經做到超過1/2了。三位的題目,一個是生醫,一個是電腦遊戲,一個是正義論與身障生議題,不只要讀不少資料,我給的壓力不算小,幾乎是每兩三週就要給我一個報告。
另外幾位是在PTWA的青年領航計畫裡,這個進步更是驚人,不跟你說,你還以為他們是哪間研究所的研究生,因為產出的品質實在好。
我感到這一批疫情將大幅度改變學習的樣貌。對於高中生,至少是高中,老師也許換個方式,除了講課之外,設計大一點的問題給他們做,自己不完全懂真的沒關係,上面三個題目裡,生醫與正義論我也不太懂,但是就是跟著學生的學習過程,我也跟著學了不少。
課講少一點,多給他們網路連結讓他們去讀,給他們個大一點的題目,老師花時間聽他們講每一兩週的進度就好。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