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把論文往學生身上砸可以讓學生努力認真變厲害
聽說把論文往學生身上砸可以讓學生努力認真變厲害。很慚愧,有一度我也相信這個說法。最近又聽到類似的說法,只不過論文變成其他文件而已。
大約四年前,我改變了我的想法,一開始做得不太順,但是這兩年,每當我回去看論語,孔子面對同一個問題回答不同學生用的是不同講法是比較好的,記載上沒說孔子有沒有把竹簡砸過去就是。
我體會到對學生來說,這兩年其實不太能改變他們什麼,沒有什麼道理這兩年可以對已經走了20年以上的人生有太大的改變。我現在做的就只是陪伴,每個禮拜陪他們說個話,用一個又一個問題去問他們,多數時候,我自己也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甚至這是不是個好問題我都不知道,資訊科技實在變太快了,我漸漸跟不上。
沒什麼理由學生該用我的標準來畢業,回想30年前,假如我要用Papoulis,Strauss ,Smith這些老師畢業時的標準,以及他們做學問的標準來畢業的話,那麼我現在應該還在唸博士班。
1993年,我對我的老師說,老闆,我找到一份工作了。我的老師隔天對我說,那你來準備畢業吧!
找到夠好的工作老師就讓我畢業,找不到就繼續念,從如此嚴肅的博士畢業的標準來看,這算哪門子標準。但是1992/1993的美國,丟200份求職信都不一定可以拿到一個面試機會時,還不趕快讓找到工作的學生畢業??
經過30年,我終於理解我的老師,追逐學位不過就是一個短暫的旅途,學問還過得去(那時沒什麼點數問題),當下一站已經明朗,就該放人了。
如今,每個學生進來沒幾個月,我們就商討出一個題目,題目不見得不能變,一年上下能投稿一篇論文,會議與期刊都好,就可以畢業了,不管有沒被接受。不可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品質都一樣好,但是一年多50次以上有品質的師生對話,如果還不夠,那我也盡力了,可以了。
剩下的時間,我會問學生,你還有什麼想做的嗎?想繼續做本來的題目很好,想轉去做更實作的事也好,甚至是跟研究無關的也行,我總是會問他,你為什麼要做這個?這個對你的影響在哪裡?如果他可以答得出個所以然,那就好。
畢竟,這是他自己的人生,他有權決定自己接下來想做什麼!不是都投稿過了嗎?
如今的我絕不可能拿論文去砸學生,頂多我只會問,「這真的是你要的嗎?」個人有個人的緣法,當老師的要學孔子,該放人畢業的時候就放人畢業吧!
自從這麼做以來,現在我要開始跟以後的碩士生說,請投一篇就好了,老師有點老,有點累,是時候來想退休這件事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