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學生(甚至是老師)常常被自己所唸的科系所限制住,很難跨出自己原有的舒適圈,

 我的演講通常都不精彩,有時會讓人打瞌睡,為了比較清楚地給高中生多一點對未來的想像,後來特意寫了這個近4000字的文稿,希望有幫助。

以下是摘錄自文稿的一部分,有興趣的可以到留言處一樓處看全文。
照片取自 林怡君 老師帶領的清大AI樂團, 呂咏璋 老師教導自走車與其他夥伴,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嚴長壽先生的鼓勵。
#程式語言的「跨」幅想像
在台灣,我們常常用領域來區分人,好像音樂藝術領域的人就很難跨過去理工領域,好像音樂家或是藝術家的數學邏輯就一定不好,但是在外國是不會這麼把人定得死死的,每一個分析Bach與Beethoven(貝多芬)的作品的人都會認為這樣的偉大作曲家如果來學數理一定也不會差。
在我的心中,程式是一種語言,音樂也是一種語言,而前者顯然簡單多了。
程式語言有它的語法與邏輯,跟自然語言(Natural Language)以及音樂語言不一樣的地方是,它的語法量相對少很多,卻必須要絕對遵守,程式語言的邏輯相對於音樂語言與自然語言也是簡單的,只不過要用相對簡單的邏輯來完整表達一件工作所需要的是,把簡單的邏輯進一步組合成較為複雜的邏輯。雖然完成一件工作的語法與邏輯可以有很多種組合,但是程式語言沒有模糊的空間,也就是比較有絕對的對錯,也就是程式寫得好與不好可能不會影響運算出來的結果。從複雜度來看,擅長音樂與語言的人來學程式語言的障礙不會有想像中的高,只不過起步時因為有絕對的對錯,會讓一般人覺得艱難與麻煩,但是一但越過了初步的門檻,後面就相對簡單了。在我的碩士班學生之中,有入學前沒寫過程式的心理系學生,在入學後的一年之中就已經可以用比較簡單使用的程式語言完成許多工作了。
............
台灣的學生(甚至是老師)常常被自己所唸的科系所限制住,很難跨出自己原有的舒適圈,就像習於考試的學生不喜歡實作,學音樂的就一定要當演奏家,做硬體設計的軟體就不太行,擅長動手的卻不願意去讀更高深的理論讓自己更強,這是很可惜的事。3月12日在台東均一國際實驗學校的虛擬樂團音樂會以及座談會之中,雖然我們能夠擁用的資源相對國外頂尖大學少很多,人手也不充足,如果要做到像是「初音未來」那樣,確實需要更多的經費與人力,但是目前我們仍然可以打造出實際可用的系統與應用,讓大家體會到科技可以為音樂做些什麼,同時音樂在科技的輔助下,能夠為人類做很多事,期待未來幾年我們可以得到更多資源的協助,打出國際知名度。
這個世界的變化太快,已經容不得一個人一生只會做一兩件事,唯有從讀書、生活、工作中找到樂趣與好奇點,以此為基礎不斷去學習新的事物與能力,我的師兄們是如此,我的學生有的也是如此。時代進步了,均一學校的學生已經比其他多數公立學校的學生接受到更多新的概念,希望你們每一個人也都可以如此,畢竟這個世界有太多只要你投入時間與努力,就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事來做。
Geoffrey Kuo、赤尾鋒和其他395人
6則留言
30次分享
留言
分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專題生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的特殊選才乙組上機考

讀書心得:你的獨特,我看見